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
当前位置:
纪念 | 汪道涵与上海爱建公司的往事
来源: | 作者:范永进 | 发布时间: 2025-03-28 | 174 次浏览 | 分享到:


汪道涵(1915.3~2005.12)

安徽嘉山人,中共党员。早年投身革命,解放后投入建设新中国,曾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等职。1980年10月至1985年,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其间,他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对上海加快推动改革开放作出了贡献。晚年担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重要努力。



2025年3月27日,是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同志诞辰110周年。汪道涵老领导主政上海期间,曾在不同阶段关心和支持爱建公司的发展,为爱建公司题词,为爱建公司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拉力和推力,也注入了宝贵的文化元素与精神动力。


位于上海市肇嘉浜路“爱建金融大厦”书法体大字是汪道涵为上海爱建公司所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1979年9月,上海爱建公司主要创办人、著名爱国实业家刘靖基等积极响应邓小平对原工商业者“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的号召,联合1000多位海内外工商界人士,共同集资5700多万元,创办了改革开放后中国首家民营企业——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即上海爱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1979年9月22日,上海市工商界爱国建设公司成立大会在上海展览馆举行,中国老一辈工商业者的杰出代表刘靖基(右一)担任爱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80年10月,汪道涵受中央委派到上海担任市长。他主持制定上海经济发展战略、城市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事关上海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打开上海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局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开创性的基础工作。这段时期,爱建公司在汪道涵的全力支持和刘靖基的亲自领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上海住房建设、对外开放、民间金融和航空交通等领域,创出了辉煌的成绩,也为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88年2月16日,邓小平亲切会见汪道涵

看着“爱建金融大厦”六个大字,我不由得想起汪道涵与上海爱建公司的几段弥足珍贵、鲜为人知的往事……


一、汪道涵提上海住宅建设新思路,为爱建公司经营房产业务提供了良好发展机遇


市区住房严重紧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困扰上海的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都非常重视。

汪道涵市长在办公室

汪道涵任市长时,面对上海严峻的住房问题,专门向市委常委会作了《关于加快本市住宅建设问题》的报告,他提出了要把住宅建设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来安排,要加快住房建设的步伐,打破房地部门一家建房的老框框,发动各区县、各系统都来建房,众人拾柴火焰高。而早在爱建公司刚成立时,老一辈创业者也已前瞻性地预见到上海住宅市场发展前景巨大,在公司章程规定的三项业务中定下了经营住房建筑这一项。汪道涵对住房建设的指示要求,为爱建公司落实在经营住宅建筑的业务布局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经过政府协调,1980年12月9日,爱建公司在徐汇区零陵路宛平路路口的两幢爱建大厦高层外销商品房开工建设,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刘靖基、监事长唐君远等参加了开工典礼,爱建公司房产业务正式启动。

1980年12月9日,刘靖基出席位于零陵路上的爱建大厦一、二号楼开工典礼

1981年9月,汪道涵参加爱建公司成立两周年纪念会,并在会上指出,爱建公司的成立,不是一个小事情。如果没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就不会有爱建公司。爱建公司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六中全会精神的贯彻下,还要进一步发展。遵照汪道涵的指示精神,爱建公司继续大力开展住房建筑业务,并成功将西方先进的建筑理论和技术融入东方本土的开发,在不到5年时间里,先后建成了爱建大厦一、二号楼两幢15层楼侨汇商品房和14000余平方米多层外销商品房,“爱建城”拔地而起,引起市场轰动,成为上海徐家汇地区声誉显赫、入住率最高的社区之一。此外,爱建公司还建造了虹桥爱建新村、徐汇爱建新村、玉田爱建新村等多层小区,奠定了爱建房产业务的基础,也极大推动了上海住宅市场的发展。


二、汪道涵支持爱建公司发挥工商界优势,为上海对外开放作出重要贡献

1979年3月,上海工商界访港代表团合影。前排左起:郭秀珍、刘靖基、张承宗、唐君远、马韫芳,后排左起:丁忱、陈元钦、刘念智、吴志超、杨延修

1979年初,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组织工商界代表团赴香港访问,刘靖基为代表团副团长(团长是时任上海市委统战部部长张承宗)。这次访问促进了沪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也打通和加强了上海爱建与香港工商界人士的友好往来和联系,成为爱建公司参与推动上海对外开放的工作重要契机。汪道涵到上海工作后,充分利用和发挥了爱建公司的这一优势,与刘靖基一起把上海的对外开放工作推向新的高潮。1981年5月,在汪道涵的亲自关心下,爱建公司与香港著名工商界人士唐翔千(爱建公司主要创办人之一、首任监事长唐君远之子)等投资的上海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联合毛纺织有限公司正式设立,该企业后来被评为全国“十佳”企业。1982年3月30日,汪道涵在上海市七届人大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国外资金,发展各种形式的国际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使本市的对外贸易有更大发展。”根据汪道涵的讲话精神,1982年12月11日,刘靖基在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上提出“搞活经济,进一步发挥原工商业者作用”的建议,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刘靖基的建议作了批示,指出民营企业有条件的可以试办进出口贸易。同年12月17日,上海市政府批准爱建公司试办进出口业务;次年5月,刘靖基率上海经济考察团再次访问香港。在港期间,他积极宣传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上海经济发展方向,强调沪港合作有利于两地的安定和繁荣,并邀集30多家外商企业座谈洽谈,达成了一批经济和技术项目的协议。访问期间,刘靖基还倡议沪港两地分别成立沪港经济发展协会,以促进两地经济的联动发展。11月,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首先在上海成立,刘靖基担任会长。该协会是团结上海和香港两地经济界人士,为振兴上海和繁荣香港,积极进行合作的民间协作组织,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分别登记注册。1984年1月,在汪道涵积极推动开办的上海闵行开发区内,爱建公司与香港商人叶仲午、顾小坤投资设立该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

1984年4月10日,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右)与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市工商联主席刘靖基在上海市民建、工商联代表大会上

1984年8月31日,上海市政府批准爱建公司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同年,爱建香港办事处又获外经贸部批复同意,成为外经贸部的特殊窗口。

1984年11月16日,沪港经济发展协会成立,右四为汪道涵,右八为刘靖基

1985年3月23日,汪道涵在上海市八届人大第三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发展对外贸易。……充分发挥上海投资公司、爱建公司、实业公司和各对外经济贸易机构的积极性,在统一对外的原则下,联合开拓业务。”这是爱建公司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所获的一项殊荣,也反映出汪道涵市长对爱建公司参与上海对外开放工作的高度肯定。

三、汪道涵为爱建公司明定战略方向,同上海经济、城市共发展


中央和上海市领导多次强调要把爱建公司办成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企业。爱建的创业者们以“爱国建设”为宗旨,在处理政商关系上非常善于把握国家大政方针,领会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精神,顺势而为发展壮大。

1981年7月24日,上海市投资信托公司正式成立,爱建主要创始人刘靖基(前排右二)担任董事长;汪道涵(左一)在会上致辞

爱建在汪道涵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明定了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其中关于爱建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是在1985年5月,国务院批转了汪道涵主持制定的《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汇报提纲》,文中明确提出:“允许上海爱建公司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筹款。”1985年6月1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爱建的发展问题。胡立教(时任上海市委第二书记)、汪道涵等参加会议。

上图:上海老领导,左起:陈国栋、汪道涵、胡立教;下图:汪道涵题词

会上,胡立教传达国务院领导希望爱建公司要“独立自主,放手去干,要闯出一条新路子”,“搞得活,放手去开拓国际市场,开创新局面,不要走老路”等重要指示。汪道涵对爱建公司的性质、作用、隶属关系以及房产、金融、外贸、对外联系、培养接班人等工作一一指出方向并阐明具体方针政策,鼓励公司奋发进取,大力开创新局面,为国家作出更多贡献。根据国务院和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爱建公司拟定了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设想,提出公司发展的长远目标是办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型民间企业,成为具有世界水平的财团性质的现代化企业。爱建公司抓住有利时机,提出申请创办上海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

1986年8月26日,上海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在香港路59号诞生

汪道涵为爱建信托公司成立五周年题词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同意,1986年8月26日,上海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正式开业,成为全国首家民营非银行金融机构,走出了一条民营企业办金融企业的新路子。公司在开展业务方面得到了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作为爱建公司全资子公司,被上海指定为向国际金融市场筹款的单位之一,公司积极向境内外金融机构宣传公司的经济性质和支持民间企业发展、立足上海服务全国的经营方针,宣传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金融多元化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前景,赢得了境内外金融机构的赞许和支持。同时,公司积极落实汪道涵在上海市负责干部会议上提出的“还要大胆利用外资,继续开拓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直接筹款用于市政建设的路子”的讲话精神,至1987年末,公司与境内外14家外资、中外合资金融机构签订了短期融资协议,协议总额7155万美元,公司全年累计借款1381万美元,这些资金先后投入国务院特批的上海“九四”专项项目等,有力支持了上海经济和城市的发展。同时,公司为进出口贸易办理不同国家债权债务的清偿,促进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快速发展。1999年,在国家对信托业的整顿当中,公司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的资产、人员整体转让给了上海银行,促进了上海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的成立,为爱建公司后续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爱建后来确定金融主业开启了大门、铺就了道路。

1998年12月,汪道涵提前为爱建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庆题词

目前,爱建公司已拥有爱建信托、爱建资产、爱建产业、爱建租赁、爱建资本、爱建财富、爱建(香港)等子公司,并参股爱建证券、上海海外联合投资有限公司等,成为一家以金融业为主体,专注于提供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综合服务的成长性上市公司。


四、汪道涵为上海空中交通瓶颈谋破局,与爱建公司一起推动上海航空公司创立


八十年代初期,由于我国航空业存在管制、缺少市场竞争等原因,导致上海空中交通需求量大、供应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刘靖基为此向上海市领导提出了“创办上海航空公司”等建议。1984年8月12日,上海市领导向中央财经小组汇报上海经济发展战略问题时,提出了上海率先办地方航空公司的设想。

1986年1月,汪道涵(前排坐者中)看望筹建初期的上海航空公司职工

1985年2月19日农历除夕,汪道涵市长要求市政府交通办副主任贺彭年负责筹备上海航空公司。3月8日,上海市政府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成立上海航空公司的请示》,正式揭开了创建上海航空公司的第一页。4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主持召开国务院第二次民航工作会议,原则同意组建上海航空公司。同日,汪道涵市长主持召开了“关于成立上海航空公司和集资问题”的会议。5月14日,民航总局同意组建上海航空公司。5月至6月,上航筹备组在向汪道涵市长报送的《关于上海航空公司筹备工作的情况报告》中,提出了若干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缺少飞机的问题。12月25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向上海航空公司颁发航空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12月27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向上海航空公司颁发营业执照。1985年12月30日,中国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宣告成立。成立之初,缺少飞机、缺少资金的困难迫在眉睫,爱建公司积极支持上海航空公司发展,以上海爱建金融信托投资公司为主,牵头组织国际银团贷款,融资1700万美元解了上海航空购买美国波音757飞机的燃眉之急。在上海航空公司的组建和发展起步阶段,汪道涵倾注了大量心血,爱建公司也助了重要的一臂之力,共同为中国民航加速改革开放的做出了贡献。


根据汪道涵指示精神,爱建信托公司以外汇贷款支持上海航空公司添置波音757新型飞机

回望汪道涵与上海爱建公司的这几件往事,我也感慨万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在上海市政府工作期间,就十分有缘多次面见汪道涵老领导,聆听他精彩绝伦的讲话,感受他深邃的思想和人格的魅力。今天,从“爱建金融大厦”六个大字勾起的回忆中,我又一次感受到汪道涵对爱建公司在创建设立和起步发展中全力支持与厚爱。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缺人才、缺资金,刘靖基等老一辈爱建创业者们响应号召,积极贡献“有贝之财”和“无贝之才”。在上海这块改革开放的热土上,爱建公司深受汪道涵老市长的关心和支持,积极投身“爱国建设”事业,在那个特别年代、特定地方和特殊事业中谱写了政商关系的一段段令人叫绝的佳话。